|
居民众筹18万元维修费,停摆4年“高龄”电梯重新启用汉口裕华公寓是一个有20多年的老旧小区,楼高20层。投入使用之初,就安装了2部电梯。4年前,由于电梯老化失修,电梯故障频发,其中一部“高龄”电梯不得不停止运行。215户居民,全靠另一部老电梯上上下下,出行十分不便。 因申请不到房屋维修资金,电梯无法维修,以致独梯运行4年之久,赶时间的住户不得不爬梯出行,居民叫苦不迭。 在江岸区车站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工作人员和下沉党员奔走之下,一家一户上门众筹,终于凑足了18万多元的电梯维修费。4月5日,裕华公寓2号电梯重新投入使用,居民出行变得轻轻松松。 电梯停了居民倍受爬楼之苦 裕华公寓是一个有20多年楼龄的老楼盘,楼高20层,其中1-9楼为还建安置房,10-20楼为商品房,全楼共有215户,上下楼全靠2部电梯。 2017年4月,由于运行时间过长,加上年久失修,其中一部电梯故障频发,不得不停止运行。 停摆后,两百多户业主仅靠一部电梯出行,这给他们的出行与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。尤其是早上上班上学时,仅能容纳十人的电梯常常等一趟得花费上十分钟。不少住在中高层的业主只能选择步行下楼。 “要么等半天不来,好容易等来了又挤满了人上不去。爬楼梯耽误时间,夏天还会弄得一身都是汗。”家住16楼的李先生说出了不少业主的烦恼。 由于裕华公寓产权关系复杂,物业公司无法申请到维修基金修理电梯。矛盾越发激化,近一半业主拒绝交纳物业管理费,难以为继的物业公司于2018年8月退出小区。 垃圾堆积成山、出入口岗亭空空如也,唯一的旧电梯带病运行,偶尔还会闹点“小情绪”,该小区日常管理陷入“瘫痪”。 2018年底,江岸区车站街道办事处与辅仁社区介入后,联合业主一起组建应急志愿服务小组,维护小区日常管理工作,随后组建业委会,聘请物业公司进驻。 众筹一年凑齐18万元维修费 业委会成立后,电梯维修工作再次提上日程。车站街道与社区和业委会三方多方商议,决定自筹维修资金。经过测算,3-9楼业主每户出资620元,10-20楼每户出资1250元,共计众筹18万多元进行电梯维修。 没想到,一说要自己掏钱,业主们不干了。有业主说:“我家办了房产证,交了维修基金,又让我交钱修电梯,我肯定不舒服啊”。也有的住户表示,刚买的二手房,筹钱应该找前房东。更多的业主,则在观望。 找到原因,对症“施治”。在裕华公寓居住的党员、志愿者带头交款,带动观望的业主主动缴款。其中一户原业主,虽然已经卖房搬离了小区,但听说维修电梯后,主动回来缴纳了分摊费用。 从2019年底起,15名党员放弃休息,逐一入户上门,对犹豫不决的住户反复劝说、解释,男主人说不通,找女主人说、老人说不通,找其子女们进行沟通。 经过一年的努力,215户住户中,有192户交了款,众筹到18万元多元电梯维修经费。 2021年1月初,经过招标公示,停摆近4年的电梯正式开工维修。 停摆4年的电梯恢复运行 4月6日下午5时许,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裕华公寓,只见停摆4年之久的电梯正在下行,显示屏上跳动着“5、4、3、2、1”,当电梯门缓慢开启,上十位居民鱼贯而出,“蛮方便了,今天只等了3分钟。” 居民们乘坐修好的电梯 家住8楼的谢正华爹爹,今年72岁,他刚从电梯里走出来,又回头仔细地打量了一番。“盼了4年,终于盼到了今天,不容易啊。”他告诉记者,以前他最怕出门,“等十几分钟都是满员,等不及了去爬楼梯吧,又累得半天缓不过劲来!”正因如此,当众筹电梯维修费时,他第一个缴纳了费用。 更让谢正华欣喜的是,与以前的电梯不同,以后每户居民须持卡坐电梯,且只能到达自己的楼层,在安全上更加有了保障。 不仅如此,居民们之前缴纳的维修费用也被存进了电梯卡,每次乘坐电梯刷卡,会扣除一定费用,作为运行电费以及后期保养费用,解决了电梯维保的后顾之忧。在运行、观察一段时间后,电梯的维护权将移交给业委会。 |